發布日期:2020-05-19 08:25:17 信息來源:廣東永和創展鋼構有限公司
廣佛牽手項目傳來重大進展
番海大橋首道斜拉索掛設成功
同時有望年底通車
未來
南海到番禺最快5分鐘通達
近日,廣州番禺、佛山南海兩區建設的第二座廣佛重點交通“牽手橋”項目番海大橋施工現場傳來捷報:番海大橋首道斜拉索成功完成掛設,該節點的圓滿完成,標志著番海大橋建設又迎來新進展,為前支點掛籃上橋提供了必要條件,拉開了主梁全面施工的序幕,將為番海大橋實現今年11月合攏、年底主線通車的目標夯實基礎,建設進度有望提前,未來,三龍灣南海片區到番禺,最快5分鐘通達。
ntent="true"> 斜拉索是斜拉橋的“生命線”
ntent="true"> 據項目總工程師于海洲介紹,番海大橋全橋共設56對112道斜拉索,斜拉索采用直徑7毫米的鍍鋅高強度低松弛平行鋼絲,每根斜拉索由223根到241根鋼絲組成,最長索約135米,最大索重10.48噸,本次安裝的PYA1號索,長度為17.17米。目前番海大橋施工進度非常順利,而此次首道斜拉索掛設成功,為后期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,同時也為番海大橋實現2020年底主線通車的目標夯實了基礎。
大橋施工現場,施工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吊裝1號拉索。
ntent="true"> 番海大橋主跨為塔梁固結的分幅單塔四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,是番海大橋的控制性工程,主梁采用超寬單塔塔梁固結斜拉橋前支點掛籃施工工藝,是國內外在斜拉橋施工中利用最廣泛的掛籃形式。
ntent="true"> 作為斜拉橋的重要組成部分,斜拉橋在大橋施工中將起到連接主梁和主塔的作用,被稱為斜拉橋的“生命線”。
解決多項技術難題
ntent="true">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,面對工期緊、任務重的難題,番海大橋項目采取主塔、主梁、上橫梁支架、斜拉索“四同步”進行施工。
ntent="true"> 項目斜拉索施工為非平衡荷載、非對稱條件下的施工,工序復雜、技術難度大、安全風險高、要求精度高,為了確保高質量完成斜拉索施工,項目部精心編制斜拉索專項施工方案,同時組織專家、設計單位、業主單位、監理單位等多方召開方案評審會,不斷優化方案。同時組織技術骨干進行攻關,解決了多項技術難題,并制定詳細的安全管控措施,統籌生產物資,充分做好的各項準備工作。
ntent="true"> 除此之外,采取項目領導班子帶班制,安排專人現場管控,確保斜拉索掛索施工安全,嚴格把控塔端梁端架設、斜拉索張拉等施工工序,步步緊盯,確保首道斜拉索掛設成功。
廣佛兩地的“牽手橋”
番海大橋位于三山新城南側,毗鄰廣州南站,是繼海怡大橋之后,番禺、南海兩區開建的第二座“牽手橋”。
大橋呈東西走向,起于魁奇路與港口路交叉口,跨越陳村水道,與廣州市南大干線相接。工程路線全長1293米(其中南海區范圍800米,番禺區范圍493米),設跨河大橋一座894.5米。主橋雙向10車道+兩側人行道,引橋雙向8車道,設計時速80公里,項目總投資5.68億元,2018年12月29日動工建設,原計劃2021年6月完工。
番海大橋作為佛山的“重要門戶”、廣佛兩地的“牽手橋”,大橋建成后將形成一條連接廣佛兩市東西走向經濟大動脈,全面推動兩地構建城市規劃統籌協調、基礎設施共建共享、產業發展合作共贏、公共事務協作管理的一體化的發展格局,進一步深化廣佛同城,為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“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”注入新動能。
來源:中國路橋網